杭城日产污泥预计将达2000吨,处置能力却远远跟不上
“污水厂污泥无法得到稳定处置。污泥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重大因素。”日前,杭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民革界别小组,联合就如何提高主城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置能力和水平开展了调研。
据悉,近年来,杭州已发生多次因污泥处置无出路而导致污水厂剩余污泥无法外排,大量剩余污泥滞留系统造成出水濒临超标的现象。“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已成为城市环境治理需要面对的紧迫问题。”相关部门表示。
现象
主城区污泥生产量将达2000吨/日
今年1-6月份,杭州主城区(不含滨江区)日均处理城市污水112万吨,产生污泥约900吨/日。
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日均生产污泥量为900吨,高峰期日生产量达1200吨。如果处置渠道不畅,大量污泥就会积存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生物系统内,影响了出水水质达标 (今年一期氨氮超标2天,二期氨氮超标8天)。
据悉,“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时,同步建有100吨/日的污泥焚烧示范项目,投资2000多万元,但因运行成本过高,且对环境影响较大,至今无法投运。”
在“五水共治”的推动下,截污纳管率将进一步提高,按规划,2013—2015年市区每年将完成300个截污纳管项目;将新建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设计规模为30万吨/日;七格一、二、三期目前已启动提标改造;城西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10万吨/日,一期5万吨/日将于今年年底投运;自来水厂在提标改造后,污泥不能直接排入钱塘江。几大因素叠加后,预计主城区污泥生产量将达2000吨/日,因而加快主城区污泥处理处置的能力建设要求更为迫切。
问题
污泥处理不当,极易带来二次污染
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副产品,污水处理污泥容量大、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主要成分除了含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还存在重金属、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泥未经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土壤、大气、水源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目前,七格污水处理厂生产的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深度脱水+制肥处置。处置方式为通过翻晒干化、添加猪粪、鸡粪等有机质后再经堆肥发酵加工制成农用山林苗木肥。这是一种较好的资源利用方式,但翻晒干化处理过程对环境卫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重金属进行的无害化处理还缺乏有效手段。
第二种是热电厂焚烧处置。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和供汽,灰渣卖给水泥厂用作原辅料。
第三种是湿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将污泥直接添加入待研磨的矿料中,用作生产水泥的原辅料。
杭州市政协调研发现,“一些先行试点地区已开始将污水处理费中的部分用于污泥处理,杭州与大部分省市一样,还没有将污泥的处理处置费用在污水处理费中单列出来。”
建议
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中应包含污泥处理费
据悉,目前,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落实永久污泥处置项目设施建设。市政协在调研后也提出了一些列建议。
一是应建立以污泥处理处置费用补偿为核心的收费政策,通过污水处理费、财政补贴等途径落实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得到合理补偿。建议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应包含专项用于污泥处理处置的费用,根据目前杭州主城区污泥不同技术路线处理处置的运营成本,标准不低于0.2元/吨。
二是鼓励污泥处理处置环保企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将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列入环保补助资金重点支持项目,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扶持。
三是加强监管,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全过程跟踪,严厉查处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环境违法行为。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监管报告和环境监测报告。